考研流程

注:以上日程仅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及时更新。
延伸阅读:
点击前往相应版块:
【前言】【考研常见问题】【考研常识】【初复试】【择校】【上海大学简介】【重点学科】【复习计划】【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初试】【查分】【复试】
正式开始准备考研前该做些什么?
首先应该尽量向刚考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些老生请教,无论他们考上与否,都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你吸取,可以尽量减少大的、方向性的错误,同时,还可以请他们给你开列参考书单,免去你盲目找书的麻烦。参考书的好坏极其重要,否则不仅浪费时间,累死累活也未必有效果。
尽管你可能早就了解了你要报考的学校往年的招生情况,并买到了以前的指定参考书,还是要关注新的招生简章的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应该在开始埋头复习前,浏览该校的主页,看新的招生简章,确认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尽快和你想读的那个学校那个专业的在读研究生联系上,通过电话,email或是在暑假直接去一趟,向他们请教一些考试的经验,这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你大致可以避免方向性的大错!不要怕打搅别人,大部分研究生都不错,都比较热情的。
考研常见问题
考研考什么?
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外国语(满分100分);基础课(满分150分);专业基础课(满分150分)。
前两门同学们还都能理解,但后面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很多同学就弄不清楚了。通俗的来说因为专业不同所以有些专业是考数学,有些专业是不考的(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所以基础课就是数学与其它科目。而专业基础课则是根据报考的专业来决定的,就是咱们常说的专业课。
统考、联考科目有哪些?
【1】全国统考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
【2】全国联考科目
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英语二”和“英语一”有什么区别?
英语(二)是一套新出现的考研英语试卷,它和以前的考研英语试卷(现在改称英语(一))一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题,并在考研统考中使用。近几年来,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进行改革,国家计划把硕士分成两种: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这种分法其实在很多国外的教育体制中,特别是英国,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它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按照教育部的精神,2010年考研,一部分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同学,将首次遭遇英语(二)。
英语(二)所考查的题型和英语(一)高度近似。首先是称之为"英语知识运用"的部分,其实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完形填空,共20题,10分。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分成两种题型,第一种是我们常见的一篇文章,后面五道选择题,共四篇文章,20题,总分40分;另一种对应英语(一)中的"新题型"部分,有10分,大纲给出了三种题型,最简单的一种是看完一篇文章后判断后面五个题的正误,难度居中的是看完一篇文章后,有五个不完整的句子,后面有七个词组,从这七个中选五个去补全前面的五个句子。这种题型像英语(一)中"七选五"的简化版。最难的要数标题搭配了:一篇文章,有五个段落标出来,另外给出七个标题,让你找出五个和段落相匹配的。试卷的第三部分是翻译,有15分,和英语(一)不一样的是,它是全文翻译,不是就给你划五个难句。最后一块就是写作了,这个也和英语(一)一样,分大作文和小作文。小作文考书信或摘要,大作文考图表或图画。
大三是否可以报名考研?
有些学校会接收大三考研的学生,有些学校不接收,最好向你所报考的学校询问是否可以。不要以为可以报到名,考了试,上了线就会被录取。如果你报考的学校同意接收大三的学生,那么又有一件事你要去做,就是和本科学校沟通,让其允许你提前毕业,一般情况下,学校不会为难你的。
延伸阅读:
>> 更多资讯点击前往【考研常见问题】
考研常识
1、考研的考试方式分为哪几种?
考试类型包括全国统考、推荐免试,单独考试、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农村师资计划。
2、“同等学力”什么意思?
同等学力是指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应层次的学历,而具有同层次学力水平,初步认定为同等学力。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但业务水平能达到或基本达到本科毕业生水平的生源。凡不持有教育部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均属同等学力。
3、考研网上报名时有哪些专项计划?
包括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农村师资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支教团推免计划。
A.考试方式选择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农村师资计划时,专项计划将分别自动设为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农村师资计划。
B.当考试方式选择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时,考生可选择专项计划为“无”或者“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需与报考点所在省省级管理部门联系获得校验码。
C..当考试方式选择推荐免试时,考生可选择专项计划为“无”或者“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或者“支教团推免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须与报考点所属省级管理部门联系获得校验码,支教团推免计划需与具有资格的毕业院校联系获得校验码。
4、什么是少数民族高层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少数民族高层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是一种特殊的招生方式,目的是为培养乐于奉献、具有较高科学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报考前须与省高教厅少数民族工作办公室联系,符合标准的考生享受政策照顾。
延伸阅读:
初试和复试
1、研究生入学考试何时报名?怎样报名?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缺一不可!网上报名一般在每年的10月,现场报名确认在每年11月。网上报名,考生网报必须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免费注册之后按照提示要求填报信息获取报名号,现场报名时凭报名号、身份证和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交费、照相、确认数据。
2、初试日期是如何规定的?
研究生初试日期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近两年的做法,初试日期一般安排在12月底,时间为两天,考生应在报名时了解考研的确切时间。
3、初试成绩何时公布?能否查阅成绩或试卷?
一般是当年二月。公布入学考试成绩的招生单位,一般是在确定初选名单时才将考试成绩通知考生本人。
招生单位对考生成绩的评定、统分、登记是严肃认真的,一般是准确无误的。
如考生对某个科目的考试成绩有怀疑,可向招生单位提出申请,经招生单位办公室审查同意,由专人负责复查,并将结果通知考生本人。考生本人不得直接查阅试卷的成绩,更不得查阅试卷。
4、复试和录取在什么时间进行?
这几年的做法一般是在当年的四月上旬进行复试;五月至六月发出录取通知书。
推荐阅读:
【初试指导】
【复试指导】
【考研辅导】
如何选择专业、院校?
对于刚上大三的学生来讲,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极为重要,因为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方向。
选专业时要考虑:
(1)兴趣;
(2)自己本科时的专业;
(3)家庭等外部条件;
关于学校的选择可以考虑这几个方面:
(1)学校的国际地位,
(2)主要的教学方法,
(3)著名的学者、教授,
(4)专业范围,
(5)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
(6)图书馆、计算机设施等的配备情况,
(7)学业负担是否沉重,
(8)竞争压力等等;
有这样一句话形象地概括了选学校和专业时的难易程度:普通大学容易,名牌大学难;本校容易,外校难;本专业容易,跨专业难;冷门专业容易,热门专业难。如果选择好了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最好能与已经在那儿读研的同学取得联系,了解他们当初考研的经验、竞争的激烈程度。至于联系导师,可以事先给导师写信,以取得他的好感,但不要向导师打听专业课出题动向,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要想了解该校出题的动态,最好能找到该校历年试题。
推荐阅读:
上海大学简介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922年10月,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校长为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这是一所被誉为“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学校,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
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校、华东师范大学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复办上海大学(简称原上海大学)。
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上海大学的广大师生立志继承与发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大学的光荣传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钱伟长教授于1983年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994年至2010年担任上海大学校长,他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治校方略开创了学校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的新局面,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上海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设有26个学院、1个学部(筹)和2个校管系;设有86个本科专业,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8个交叉学科博士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牵头建设1个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10个上海市Ⅰ类高原学科、6个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拥有1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批准备案建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8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4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2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个上海高校智库建设项目,1个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2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学校建立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大学毕业生素以“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8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60%。2019年全球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中国内地高校排行榜中,上海大学位居16位。学校现有研究生16954人,全日制本科生19934人,专科生37人,预科生55人,成人教育学生19865人。
上海大学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初步形成了层次更为清晰、结构更趋合理、具有一定国际化程度、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学科领域中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学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077人,其中教授728人、副教授110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85人。现有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外籍院士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2人;“万人计划”入选者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人、讲座教授4人;长江学者青年项目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2人。
上海大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国际三大检索(SCI、EI、CPCI-S)收录的学术论文数分别位于全国高校44、41、34位。学校新组建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9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9项,获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计178项,其中一等奖共计38项,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共计11项,其中一等奖共计1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计24项。2018年,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59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8项(不含重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8项。上海大学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稳步发展。目前,学校已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206所大学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在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4505人,其中学历生1466人,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单位。学校建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并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研究院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宝山区人民政府等单位开展了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在内的全面合作。
上海大学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一体”、延长校区和嘉定校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图书馆建筑面积7.2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15万余册;订购纸质报刊1477种;订购电子文献数据库71种,含电子刊6.4万种,电子书593万种。学校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基础,完成了四校区环状光缆互联,推进基于校园物联网和四中心融合建设,构建统一公共数据平台,加快“最多跑一次”单一窗口系统建设,分步实施共享学科智能计算服务平台,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高效管理、师生服务提供了较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先进,功能完备。学校还建成了一批先进的教学实验中心和多媒体教室。
上海大学一贯重视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1994年以来,上海大学已11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2015年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11月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19年4月荣获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此外,学校于2007年荣获“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2011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如今的上海大学,无论是办学水平,还是整体办学条件,在全国高校中都已跻身前列。“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和“求实创新”的校风在师生中不断弘扬光大。
展望未来,上海大学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抓住机遇、锐意改革,深入学习和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瞄准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不断优化富有上海大学特色的办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社会服务的水平,建立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努力铸就一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高效平台,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快乐成长,聚焦一流本科教育,通过不断完善全人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才,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实现大学的核心价值。上海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推荐阅读:
重点学科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上海大学参评学科得分与排名位次如下:
序号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位次百分位
|
1
|
0303
|
社会学
|
A-
|
5%~10%
|
2
|
1304
|
美术学
|
A-
|
5%~10%
|
3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10%~20%
|
4
|
0503
|
新闻传播学
|
B+
|
10%~20%
|
5
|
0701
|
数学
|
B+
|
10%~20%
|
6
|
0801
|
力学
|
B+
|
10%~20%
|
7
|
0802
|
机械工程
|
B+
|
10%~20%
|
8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B+
|
10%~20%
|
9
|
1303
|
戏剧与影视学
|
B+
|
10%~20%
|
10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B
|
20%~30%
|
11
|
0501
|
中国语言文学
|
B
|
20%~30%
|
12
|
0702
|
物理学
|
B
|
20%~30%
|
13
|
0806
|
冶金工程
|
B
|
20%~30%
|
14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20%~30%
|
15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20%~30%
|
16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20%~30%
|
17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B
|
20%~30%
|
18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20%~30%
|
19
|
1205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B
|
20%~30%
|
20
|
1305
|
设计学
|
B
|
20%~30%
|
21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B-
|
30%~40%
|
22
|
0603
|
世界史
|
B-
|
30%~40%
|
23
|
0814
|
土木工程
|
B-
|
30%~40%
|
24
|
0835
|
软件工程
|
B-
|
30%~40%
|
25
|
1202
|
工商管理
|
B-
|
30%~40%
|
26
|
0301
|
法学
|
C+
|
40%~50%
|
27
|
0602
|
中国史
|
C+
|
40%~50%
|
28
|
0703
|
化学
|
C+
|
40%~50%
|
29
|
0808
|
电气工程
|
C+
|
40%~50%
|
30
|
0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C+
|
40%~50%
|
31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C+
|
40%~50%
|
32
|
0101
|
哲学
|
C
|
50%~60%
|
33
|
0710
|
生物学
|
C
|
50%~60%
|
34
|
0714
|
统计学
|
C
|
50%~60%
|
35
|
0804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C
|
50%~60%
|
36
|
0201
|
理论经济学
|
C-
|
60%~70%
|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设有82个本科专业,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15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8个交叉学科博士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牵头建设1个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10个上海市Ⅰ类高原学科、6个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81-84]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电气工程、新闻传播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史、世界史、物
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85]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力学、应用经济学[86]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思想政治教育、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政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筑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学、力学、核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87]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88]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国际商务、法律、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图书情报、艺术、体育、文物与博物馆
“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自定)[89]
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90]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91]
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钢铁冶金[92]
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社会学、世界史、数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93]
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影学、美术学、社会学[94]
上海市Ⅰ类高原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数学、设计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冶金工程、世界史[94]
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艺术学理论、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中国史、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94]
国家级精品课程
|
档案学导论
|
土木工程概论
|
省级精品课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
|
社会学概论
|
传播学概论
|
电路
|
材料工程网络系列课程
|
材料及成形技术
|
运动控制系统
|
大学物理
|
计算机文化和应用技术
|
数学分析
|
汽车营销实务
|
通信原理
|
高等数学
|
影视美学
|
基础会计学
|
土力学
|
艺术概论
|
理论力学
|
广播新闻学
|
统计学
|
文学导论
|
网络营销
|
数字信号处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鲁迅精读
|
大学网球
|
羽毛球
|
精度设计、检测及应用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并行处理
|
推荐阅读:
如何制定考研复习计划?
【1】政治
因为每年的政治大纲变化都比较大,加上政治的复习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在大纲未出来前可以看本科的教材,熟悉考试内容与框架;大纲出来再结合大纲系统的复习。
【2】英语
历年考研,英语的难度比较大,加上考试范围比较广泛,是每个考生都要关注的重点,也是需要提前准备的。对于考研英语的复习,要注意选择正确的资料,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分阶段、分项目进行基础复习。另外,要是课余时间多,可以多看看课外的英语学习的杂志、报纸之类的,对培养语感有很大的帮助。
【3】数学
如果现阶段数学课程没学完,就跟着课程进度学。
如果已经学完了,那么这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全面整理已经学过的概念、知识点、定理、公式,配合一定量的练习,建议大家可以对照真题来练习。
【4】专业课
首先,最重要的是把指定的参考书弄到手,如果是跨校跨专业的同学,那么,除准备的资料齐全外,有时间可以去外校听听专业课,弄到一些老师的笔记最好。
推荐阅读:
【考研政治】
【考研英语】
【考研数学】
【专业课备考】
1、什么是预报名?
顾名思义,就是预先进行报名。其主要针对应届生。一方面,考虑到应届毕业生没有报考经验,给予一些考虑和修改的时间,避免因填报信息错误与院校失之交臂的现象;另一方面,考研人数上涨,避免网络拥挤。
注意:预报名的数据是有效的。报考点、报考单位、考试方式不可修改,所以在填报过程中,大家要确认好自己报名的学校和专业。如果确实修改信息,那就新增一条报考信息,到了11月份现场确认时选择最终要报考的学校。
2、预报名是什么时候?
(以2019年考研为例)
(1)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网上报名时间为 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在哪里进行网上报名?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
4、报名流程
不管是预报名还是正式报名,都要生成报名号后报名才成功,(如果选择的报考点需要网上缴费,那么交费后才算报名成功)。一定要牢记报名号,现场确认时需要提供给报考点。
(1)网上报名公告
(2)阅读考试承诺书
(3)选择报考的单位(仔细阅读招生单位的网报公告)
(4)填写个人信息1(输入数字或字母时,请使用半角字符)
(5)填写个人信息2
(6)选择报考的专业
(7)选择报考点
(8)校对填报的信息
(9)完成报名
(10)学籍学历校验结果
具体事项详见:
现场确认时间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考生要及时关注并仔细阅读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现场确认流程及步骤
▶ 3.1报名资格审查
考生将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 3.2确认报名信息
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 3.3缴纳报名费
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网上报名期间通过研招网进行网上缴费,仅限报考点选择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宁夏、内蒙、海南、甘肃、黑龙江的考生。选择其他报考点的考生,则在现场确认时缴费。
▶ 3.4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即照相。必须考生本人亲自到场,不能用数码照片代替。
▶ 3.5打印信息表
工作人员为考生打印信息表。考生仔细核对网报信息,如信息有误,可到信息修改处修改网报信息,并重新打印信息表;如信息无误,签字后交表。
延伸阅读:
打印准考证、初试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至12月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7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时间
|
科目
|
12月25日上午
|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
12月25日下午
|
外国语
|
12月26日上午
|
业务课一
|
12月26日下午
|
业务课二
|
12月27日
|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
查分
初试成绩一般会从2月中旬开始陆续公布。考生可通过网络、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或招生单位公布的方式查询初试成绩。
考研复试分数线什么时间公布?
复试时间、流程及相关要求有哪些?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至4月底之间进行。
复试流程各招生单位略有不同,时间一般为2至4天,大致包括体检、笔试和面试三种形式。
复试前,考生可提前上网了解招生院校发布的复试方案和安排,查看需要带的相关资料。
考研其他专题


